在近期《最強大腦》節目上,陳智強完成「一沙一世界」高難度項目奪冠。16歲的他只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一名普通的高一學生。他這智力真的逆天了?
無獨有偶,近幾年頻繁冒出各個智力「大咖」,英國一名11歲男童哈默爾在智商(IQ)測試中考獲滿分162分;美國3歲女童Alexis Martin智商超過160,據說超過了愛因斯坦了。
前段時間紅火的小群體是二次元世界A、B站。現在扒一個老牌的代表人類腦智力頂尖高度的一個「團伙」。可能有人猜到了:
沒錯,門薩俱樂部。
作為全球最出名的高智商人群俱樂部,門薩給人的神秘感,或許只是源於不了解。
百科給出的解釋:
門薩俱樂部擁有10萬多名會員,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門薩測試試卷一般有30題,答對23題,換算成智商是148,也就是可以加入門薩俱樂部的標準。門薩測試一般從注意力、觀察力、邏輯思維、想像力和記憶力這幾個方面出題,這三十道題中分佈比例大致相當,你會發現這些題目中有你更為擅長的,也就是哪一方面更為突出。
上道門薩的「入門菜」:下圖中間應該是什麼形狀?
高智商崇拜的黃金年代,似乎突然回歸了。
過去幾年裏,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成了《時代》雜誌2010年度人物,和奧巴馬、普京、戈爾巴喬夫一起被人以同樣的角度仰視。整個評選中,唯一可以挑戰扎克伯格的,是另一個極客(IT達人),維基揭秘的創始人、超級黑客阿桑奇(Julian Assange)。
在中國,對高智商的崇拜者們也找到了新圖騰。美劇愛好者在幾年爭執後達成共識,講述高智商人群故事的情景喜劇《天才大爆炸》(The Big Bang Theory)成為了宅男宅女的心水之選,有5萬多成員窩在豆瓣小組裏討論劇情。
當男主角謝耳朵(Sheldon Copper)翻翻嘴皮,若無其事地抖出一個個堆砌着專業術語的包袱(「是的,我只是在黑板上研究量子力學而已,這裏還亂畫了一些弦理論,這裏寫了個笑話,呵呵,是諷刺波恩-奧本海默近似值的。」)時,你似乎能聽到互聯網上爆發出巨大的背景笑聲。一個雄厚的聲音隱隱迴蕩:「女士們,先生們,高智商崇拜的時代到來了!」
門薩,全球最出名的高智商人群俱樂部,其成員入會前必須通過智商測試,合格才能加入。不少神童的智商數值,都是在門薩入會測試中測出的,事實上,也是門薩俱樂部把新神童降臨的消息捅給英倫媒體的。
毫無疑問,在新一波高智商崇拜群候症來臨時,門薩已經給自己添加了耀眼的光環。可是,它真的有報紙說的那麼「崇高」嗎?
智商是個敏感詞
從名字到宗旨,門薩都避免把高智商人群和其他人群對立起來。這確實是高超的生存智慧。
門薩,目前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、成員也最多的高智商社團,1946年在英國牛津成立。其創始人是澳大利亞律師貝里爾(Roland Berrill)和英國科學家兼律師蘭斯·韋林(Lancelot Ware)。兩位創始人在英國相遇時,發現了共同的興趣:研究智力測試題。兩人編制了不少高難度試題供身邊人娛樂,這個舉動在天才聚集的牛津城大受歡迎,兩人隨即決定成立一個社團來研究高智商問題。既然要研究高智商,研究者必然自己先要具有高智商,門薩就此誕生。根據官網數據,65年之後的今天,門薩國際俱樂部已經擁有超過10萬的會員,分支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,英國和美國人數最多。
門薩的會員沒有性別、種族、階層、職業的限制,但唯一門檻卻超高:你必須是個超級聰明的人,才能加入其中。什麼叫「超級聰明」呢?答案是,你的智商必須位列人類的前2%。換言之,98%的地球人因為「太笨」而失去了加入門薩的資格。為了篩選出合格的會員,申請者必須通過門薩的智商測試。
智商問題,一直是現代社會的敏感話題之一。最簡單的原因是,雖然從邏輯上來說,肯定有50%的人智商低於人類平均值,但實際生活中,敢於承認自己比別人笨的勇者寥寥無幾。自19世紀末,英國學者提出量化人類認知能力的想法以來,科學家發明了許多測試來測智力。根據智力測試的一般規則,人類中等智商的數值設為100,95%的人智商介於70到130間,雖然智商有高低之別,但總體還算正常人群,智商超130的人就只有2.5%,這個群體是明顯的「高智商人群」,絕大多數人無法企及,低於70,那就難逃「低智商人群」的頭銜了。
智商問題的敏感性還在於,這個概念從誕生起就和「人類生而平等」的觀念所牴觸。20世紀初,美國使用智商測試來甄別移民,智能不足的新移民有可能被送進收容所,甚至被強迫施行絕育手術。一戰期間,美國用智商高低來劃分新兵等級和崗位,使得智商測試大眾化,成為劃分社會等級的新標準。
以上兩個原因,讓高智商俱樂部行事必須極為謹慎。1946年,門薩俱樂部初創之時,這個組織其實就叫做「高智商俱樂部」(High IQ Club)。但可能是為了避免高調惹人記恨的悲劇,兩位創始人隨後將該組織改名為「門薩」。
Mensa,是拉丁語「圓桌」之意,意思是所有組織成員可以平等進行圓桌對話,沒有主次之分,沒有權威之別。這個組織將宗旨定為三句極為拗口的話:為人類利益出發,確認、培養以及鞏固人類智商;鼓勵開發研究人的智力本能、特徵和用途;為其會員提供寶貴的智力刺激、交流和發展的機會。
從名字到宗旨,門薩都避免把高智商人群和其他人群對立起來。這確實是高超的生存智慧——不愧高智商之名。
並不神秘的入會測試
杭州的門薩會員Holly,是在上海火車站肯德基餐廳里,花了17分鐘做完圖形題從而入會的。在全球很多國家,一旦你加入了門薩,就可以收到一張信用卡大小的會員證——這是你比絕大多數人聰明的絕佳證明。
顯然多數場合,擁有門薩會員卡很炫很給力,但有時事情也會向愚蠢的方向發展。不過,即使隊伍中有這種企圖炫耀智力的饑渴男青年,也不影響門薩的號召力,每年依然有數以千計的人報名參加入會測試。
在2004年前後,一家中國出版社引進過一套授權的「門薩俱樂部」圖書,其中有一些智力測試題。但實際上,如今的門薩並不編纂智商測試題,他們也是向類似於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(ETS,管理着TOFEL、GRE等測試)的專業機構購買試題。
一般來說,最常規的智商測試的試題是斯坦福-比奈測試,門薩的日常試題也逃不出這個範圍。在這個測試里,人們的邏輯、數學、詞彙、圖形能力會被一一量化。
全球至少50多個門薩分會可以組織考試,招攬會員。各個分會考試的風格也很不相同,美國分會的考試偏嚴肅,經常選在某個非主流城市(比如有成員抱怨自己需要去堪薩斯城考試)某學校晚間測試。而菲律賓分會的測試則偏花哨,甚至有些演藝明星加入測試,靚麗的女主播會在會場門口直播採訪。
在大中華區,唯一定期組織考試的是門薩香港,目前有超過300個會員。門薩香港每月在中環香港大會堂7樓舉辦兩次考試,考試題目36道,測試者有40分鐘答完試題。考試限定14歲以上人士參加(沒機會找到港版小神童了),參加測試者需先繳200港元的測試費(21歲以下可以得到優惠價150港元)。
雖然心理學家們認為,人的智商不能提高,但有的人就是喜歡在被拒絕之後,反覆參加門薩考試申請入會。研究證實,這個做法其實也有可取之處:首先,雖然智商不會改變,但智商測試的成績是有統計學誤差的,你前幾次沒通過可能只是運氣不好而已;其次,如果你此前參加過智商測定,第二次面對相似的題目時,得分平均提升5或6點。
除了科學道理,還有現實原因:由於各分支正規化程度不同,經常有申請者表示「幸運」地做到了此前做過的測試題。比如在中國,此前基本是一套試題打天下。
另外,其實你不參加門薩組織的任何官方測試或者個人測試,也有機會加入門薩。比如說,門薩美國接受超過200種測試成績,作為你證明自己屬於人類前2%高智商人群的證據,中國學生所熟悉的GRE、SAT、GMAT測試都有幸在列。用這些成績入會有嚴格的限制條件,比如只接受1994年5月到2001年9月的GRE成績,結果必須在1850分以上。不過,如果你申請大學時剛好得過一次高分,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多加個頭銜,又何樂不為呢?
智力團體的未來
研究者發現多數的所謂高智商團體,根本沒有線下活動,只是一些智力偏執者網上的自娛自樂而已。
接着新一波的高智商崇拜,伴隨着電視、電影、書刊和互聯網的極客造網紅運動再起,門薩俱樂部這種智力團體,迎來了擴張的絕佳時機。
以前門薩喜歡打名人牌,選用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當副主席,透露影星朱迪·福斯特是會員這種方法做公關,可效果一般。阿西莫夫不情不願地當上副主席之後,參與活動熱情驟減,還不時對媒體發出抱怨。
在相對「荒蠻」的中國大陸,門薩的擴展也在進行。目前在大陸的門薩活躍會員,已經從前幾年的十個左右,緩慢上升到至少30個。在北京的會員張翛翰說,門薩中國已經正式成立,最近剛剛在上海和北京兩地舉辦了年會,在接受總部章程之後就可以開始正常的工作。
就像一些介紹門薩的網文會在末尾順便提到的:如果智商在132以上,你有機會加入門薩;智商在137以上的可以加入百分之一學社(Top One Percent Society);智商在150以上的有千分之一學社(One-in-a-Thousand Society);對於那些智商在210以上,百萬人中才出一個的「稀有人類」,他們屬於歐米茄(Omega)精英俱樂部。
但一個悖論隨之誕生,如果高智商者需要加入一個有趣的、非精英的社團,為什麼要選擇門薩呢?加點錢成為歡樂谷終身會員,不是更有趣嗎?參加社區活動、網友聚會也可以結交朋友,考個MBA/EMBA結交的人脈,肯定比門薩更多更深入啊。
百思不得其解之時,一個基本數據提醒了我。全世界60億人中,智商位列前2%的人,數量達到1.2億之巨。門薩10萬會員和1.2億相比,完全微不足道。
看來絕大多數聰明人並不在意什麼高智商俱樂部,他們依然生活在自己普通人的世界裏。
部分調查內容源自《東方早報》。